108課綱「分科測驗」怎麼考?科目、題型、分數計算一次瞭解
「大學入學分科測驗」是由大考中心舉辦的大學入學考試之一,從111學年度起(2022年),為了配合108課綱的實施,將原本的「指定科目考試」改為分科測驗,在目標、內容等方面皆有所調整。
為什麼把指考改成分科測驗?
為了因應108課綱的主軸「核心素養」,讓考題能涵蓋更寬廣和豐富的教育內涵,所以改由新的評量方式檢驗考生的學習成果。分科測驗之目標是以108課綱中的「學習內容」與「學習表現」為依據,包含以下四個面向:
- 測驗考生所具有的學科能力
- 測驗考生銜接大學教育而所具有的進階學科知能
- 測驗考生能於不同的情境中整合運用進階學科知識、解決問題的能力
- 測驗考生的閱讀理解、圖表判讀、證據運用、邏輯推論、分析評價、表達說明等能力
分科測驗基本資訊
- 類型:高中升大學的入學考試
- 主辦方:大考中心
- 測驗內容:數學甲、歷史、地理、公民與社會、物理、化學、生物
- 始於:2022年
- 考試時長:每科皆為80分鐘
- 分數範圍:每科最高60級分
- 考試時程:每年7月,一年一次
深入了解分科測驗:考試內容、分數計算、級分對照
考試科目
科目 |
測驗範圍 |
|
部定必修 |
部定加深加廣選修 |
|
數學甲 |
10年級必修數學 11年級必修數學A類 |
數學甲類 |
歷史 |
必修歷史 |
族群、性別與國家的歷史 科技、環境與藝術的歷史 探究與實作:歷史學探究 |
地理 |
必修地理 |
空間資訊科技 社會環境議題 探究與實作:地理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|
公民與社會 |
必修公民與社會 |
現代社會與經濟 民主政治與法律 探究與實作: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 |
物理 |
必修物理 |
力學一 力學二與熱學 波動、光及聲音 電磁現象一 電磁現象二與量子現象 |
化學 |
必修化學 |
物質與能量 物質構造與反應速率 化學反應與平衡一 化學反應與平衡二 有機化學與應用科技 |
生物 |
必修生物 |
細胞與遺傳 生命的起源與植物體的構造與功能 動物體的構造與功能 生態、演化及生物多樣性 |
*114學年起加考數學乙
考試題型
- 選擇題型(單選題、多選題)
- 選填題型(僅數學甲)
- 非選擇題型
- 混合題型(題組形式,同時包含選擇/填題與非選擇題的題型)
作答方式
- 各考科的測驗時間均為80分鐘。
- 使用「卷卡合一」的A3答題卷:選擇/填題與非選擇題的答案皆寫在同一張答題卷上(原本分成答案卡與答案卷)
級分計算
- 原得總分:各科滿分皆為100分,依各科試題本的規定計算。
單選題 |
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,答對得該題全部分數;答錯、為作答獲選超過一個選項則以零分計算。 |
多選題 |
每題有n個選項,答對得該題全部分數;答錯k個選項者,得該題 (n-2k)/n 的分數,得分低於零則以零分計算。 |
選填題 |
每題有n個空格,全部答對才得分。 |
- 分科測驗成績以「級分制」表示,各科最高為60級分
級距:計算各科到考考生中原得總分前1%之考生(小數以無條件進位取至個位數)的平均原得總分(取至小數點第二位,但三位四捨五入),再除以60(取至小數點第五位,第六位四捨五入),作為各該科之級距。
例如,到考考生有24111人,則前1%為250人(無條件進位),而級距與前250名的關係為:
級距=〔(第一高分+第二高分+第三高分+…+第250高分)÷250〕/60
級分:分為1~60級分。原得總分0分、缺考者皆計為0級分。
原得總分(X)和級距(L)的對照表如下:
資料來源:大學入學考試中心
最後,關於分科測驗每年的考試日期、規則變動等更詳細而即時的資訊,請關注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的官網 https://www.ceec.edu.tw/
學究匯|提供升學相關資訊
讀完本文後,相信您已經對分科測驗的相關資訊有更進一步的了解,如果還有其他疑問,也歡迎到學究匯參考更多資料,解決升學的疑難雜症。
學究匯是提供升學與教育資訊的平台,包含從國小到高中的各類資訊與知識,協助家長快速掌握孩子的升學之路,讓孩子順利迎接每一個嶄新的學習階段。